NEWS
媒体报道“丝绸电商”朋友圈不断扩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数字化推动高质量发展述评
发布时间:2023-03-28
春回大地,潮起东方。
2023年的春天,中国经济迅速复苏、充满活力,再次踏上发展快车道,其中,数字经济成为一道耀眼的风景。数字化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中国经济航船乘着数字化的东风,踏着信息化的浪潮,在风雨中笃行,于逆境中奋起,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乘势而上、破浪前行,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正加速驶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图/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扬帆破浪风正劲——敏锐把握数字化转型历史机遇,推动中国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航道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为高收入经济体。能否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决定性因素在于能否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
时间回到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便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一场经济工作座谈会,与广东各级干部代表和部分企业家交流。在这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边认真听,一边仔细记,不时插话交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彼时,中国经济增速自新世纪以来首次滑落至8%以下,背后一系列隐忧开始显现: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
回京后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违背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成功甩掉了积贫积弱的“穷帽子”,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新情况新问题随之而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产业升级阻力重重、传统动能不断削弱,等等。
面对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新形势,一味追求gdp的老路显然已经走不通。
那么,新路在哪里?
“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经济转型指明方向。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新动能。新动能从何而来?习近平总书记将目光瞄准了数字化,鲜明指出,“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
对发展全局的深刻洞察,离不开深入的理论思考。
从2016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首次提出发展数字经济的倡议;从2017年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到2018年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要推动产业数字化”;从2021年在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贺信中指出“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到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数字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路径。
对发展全局的准确把握,离不开持续的实践探索。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我们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同在场的中小民营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
据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回忆,2012年时,面对发展困境,公司做了一个大胆决定:邀请外国数字化专家进行虚拟调试培训,全力以赴开展数字化转型。如今,该公司已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实现数字化工厂虚拟制造与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应用落地的智能制造企业,实施的一汽红旗长春工厂h焊装车间效率提升项目实现了14%的产能提升,节约了20%的人工成本,年营收增加了3亿多元。
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内陆边疆,新时代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棋局精准落子。2020年4月,在浙江考察时,他指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2020年8月,在安徽考察时,他表示,“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2021年3月,在福建考察时,他强调,“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2021年4月,在广西考察时,他指出,“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发展眼光和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作出一系列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为引领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规划陆续出台,形成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极大激发和释放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巨大潜能。
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电子商务交易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一批网络信息企业跻身世界前列。2022年,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7.2%,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新时代的中国勇立时代潮头,牢牢把握数字化历史机遇,中国号巨轮在高质量发展新航道上行稳致远。
奋楫逐浪天地宽——发挥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作用,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2023年春节,世界再次见证中国经济的活力与韧性。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春节档电影票房达67.58亿元;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2%;全国揽投快递包裹量超7亿件;全国网上年货节食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5%。据世界经济论坛今年1月公布的最新名单,全球132座“灯塔工厂”,50座在中国;全球“未来之城”20强,中国独占5席……
在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进程中,数字化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方面释放出强劲动能,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把技术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解决“卡脖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2016年4月,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比喻“卡脖子”的风险:“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各地区各部门、各行各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奋力攻坚、勇攀高峰,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九章”面世、“北斗”组网;“嫦娥”奔月,“蛟龙”潜底;“中国芯”突围,“智能造”升级······一次次跨越,书写一次次奇迹,从浩瀚星空到海底谜境,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至第11位。合肥本源量子成功交付一台量子计算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量子计算机整机交付能力的国家;京东方生产出新一代柔性显示屏,厚度仅有一张白纸的三分之一;中国信科完成国内首次p比特级光传输系统实验,实现在一根光纤上近300亿人同时通话······广大企业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
近年来,我国持续强化信息领域前沿技术布局,大力推动以5g网络、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国家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和显著成效。
目前,我国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固定宽带从百兆提升到千兆,全国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移动通信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和移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个······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助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深化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2021年10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数字经济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当前,新一轮信息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数字化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日益凸显。有研究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将增长0.5%至0.62%。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步伐,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和应用创新激活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江淮腹地,“中国声谷”,依托科大讯飞打造的合肥智能语音产业集群,202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8亿元。
西湖之滨,“中国视谷”,大华科技和海康威视领军的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2021年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720.8亿元。
荆楚大地,“中国光谷”,全球首款128层三维闪存存储芯片、我国首个400g硅光模块等一批科研成果和国产化替代产品在这里实现突破。
随着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批数字产业高地、数字产业集聚区和数字产业集群涌现,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图为合肥“声谷”、武汉“光谷”、杭州“视谷”所在地。
面向经济主战场,我国不断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不断壮大。我国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六成以上主导方向是数字经济;截至2022年6月,我国登记在册数字核心产业企业达509.5万户;海尔、海信、三一等一大批大中型企业,逐步完成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升级,努力打造全球智能制造的示范样板······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和深度融合,有力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以绿色化数字化协同转型推动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走绿色化发展之路,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我国信息通信领域规模以上数据中心年耗电量年均增长28%;2021年,全国数据中心耗电量达2166亿度……我国数字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极为迫切。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
2022年11月,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确定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辽宁省大连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等10个地区首批开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双化协同)综合试点……
一项项措施坚决有力,一个个成果令人欣喜。
我国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在江苏建成,每年可节约电网运维成本约2亿元;5g基站单站址能耗较2019年商用初期降低20%以上;全国规划在建的大型以上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值)降至1.3以下;国内大型数字科技企业纷纷响应号召,制定低碳发展计划······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转型深入推进,我国数字空间奏响“双碳”发展最强音。
——坚定不移支持网信企业做大做强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和重视网信企业发展。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北京,京西宾馆。党的二十大后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这里举行。“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这既是明确要求,更是殷切期待。在这场关键时期召开的关键会议中,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再度明晰。
“我们必须亮明态度、决不含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是长久之策,不是权宜之计。”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会议对“两个毫不动摇”的表述更加坚决、明确,提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传递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信号。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才能强化中国经济的肌体。2018年4月,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离不开一批有竞争力的网信企业”;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挥金融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作用,扩大数字经济产业中长期贷款投放;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召开座谈会,支持互联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银保监会发布相关意见,鼓励相关公司为专精特新等领域提供专业化风险减量服务。这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举措,增强了企业应对困难、迎接挑战的底气。
截至目前,我国数字经济相关企业超1600万家,已培育出近9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在云计算产业领域,阿里、腾讯、华为3家企业进入全球前6位……我国网信企业正释放出澎湃发展活力。
数字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规范化的引导。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迅速发展,互联网平台企业快速壮大,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但与此同时,市场垄断、无序扩张、野蛮生长的问题日益凸显,限制竞争、泄露个人隐私、算法滥用等现象时有出现。
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数字经济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等跨部门协调机制逐步建立······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立法步伐加快,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逐步优化,为推动我国网信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服务、支撑和保障。
——开辟数字合作广阔空间
2022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各方激发数字合作活力,让数字经济发展成果造福各国人民。2016年9月,中国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首次将数字经济纳入二十国集团议程,提出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从推动数字经济连续6年成为g20国家讨论的核心议题之一,到发出数字合作倡议,“数字经济”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在一系列外事活动、国际会议和重要场合中经常讲到的高频热词。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持续深化。中国积极搭建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5g大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开放平台,与各国加强数字领域合作,积极开展双边、多边数字治理合作,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从推动制定《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共同发起《“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到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构建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营商环境,为全球数字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与16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深入推进;在非洲20多个国家实施“万村通”项目,努力弥合数字鸿沟;“丝绸电商”朋友圈不断扩大……新时代的中国向世界敞开怀抱,积极推动国家间数字经济领域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在同世界开放相融中共享发展机遇、汇聚发展力量。
欲借长风乘势起——以数字化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回望新时代十年,中国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虽然经历了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中国经济却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是什么?
高质量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明确答案。坚持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量”和“质”的关系,不是说量的扩张不重要,而是要在提高质的过程中实现量的增长。如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作为一章专门列出,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为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从2022年年底到2023年年初,全国范围内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已为2023年经济发展积蓄了强大动能。当前,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已经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取得了重大决定性胜利。
2023年将成为经济全面复苏和发展的重要一年。
作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数字化转型成为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部署内容,成为各地2023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北京提出2023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左右;广东提出2023年计划新推动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江西计划2023年培育数字经济“专精特新”企业100家以上;江苏提出2023年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行动计划。
北京正积极推动北京数据特区建设,这是贯彻实施《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的一项重要举措,将加快北京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步伐。上海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上海数字经济增加值力争达到3万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大于60%。
2022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对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出了具体意见。
这个春天,神州大地春潮涌动,一派勃勃生机。从边陲小镇到繁华都市,从低沟深海到高原珠峰,生产车间机器轰鸣,重大项目火热推进,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盘风云激荡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棋局在中华大地上铺展开来。
春来潮涌东风劲。
联合国发布《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4.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上调至5.2%,同时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1/4。“中国经济反弹势必将为全球经济注入一剂急需的强心针。”“今年世界经济的发展轨迹很大程度上将由中国消费者决定。”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数字化的东风已经吹来。据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60万亿元。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全球对数字转型的投资将以每年17.1%的复合速度增长,2023年这类投资预计将达到2.3万亿美元。
风好正是扬帆时。
百舸争流,唯有弄潮儿才能勇立潮头;风过隘口,唯有奔跑者才能乘势而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下,中国经济航船一定能乘着数字化的东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驶向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明天。
2023年的春天,中国经济迅速复苏、充满活力,再次踏上发展快车道,其中,数字经济成为一道耀眼的风景。数字化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中国经济航船乘着数字化的东风,踏着信息化的浪潮,在风雨中笃行,于逆境中奋起,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乘势而上、破浪前行,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正加速驶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扬帆破浪风正劲——敏锐把握数字化转型历史机遇,推动中国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航道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为高收入经济体。能否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决定性因素在于能否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
时间回到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便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一场经济工作座谈会,与广东各级干部代表和部分企业家交流。在这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边认真听,一边仔细记,不时插话交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
彼时,中国经济增速自新世纪以来首次滑落至8%以下,背后一系列隐忧开始显现: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
回京后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违背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成功甩掉了积贫积弱的“穷帽子”,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新情况新问题随之而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产业升级阻力重重、传统动能不断削弱,等等。
面对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新形势,一味追求gdp的老路显然已经走不通。
那么,新路在哪里?
“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经济转型指明方向。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新动能。新动能从何而来?习近平总书记将目光瞄准了数字化,鲜明指出,“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
对发展全局的深刻洞察,离不开深入的理论思考。
从2016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首次提出发展数字经济的倡议;从2017年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到2018年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要推动产业数字化”;从2021年在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贺信中指出“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到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数字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路径。
对发展全局的准确把握,离不开持续的实践探索。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我们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同在场的中小民营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
据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回忆,2012年时,面对发展困境,公司做了一个大胆决定:邀请外国数字化专家进行虚拟调试培训,全力以赴开展数字化转型。如今,该公司已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实现数字化工厂虚拟制造与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应用落地的智能制造企业,实施的一汽红旗长春工厂h焊装车间效率提升项目实现了14%的产能提升,节约了20%的人工成本,年营收增加了3亿多元。
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内陆边疆,新时代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棋局精准落子。2020年4月,在浙江考察时,他指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2020年8月,在安徽考察时,他表示,“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2021年3月,在福建考察时,他强调,“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2021年4月,在广西考察时,他指出,“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发展眼光和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作出一系列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为引领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规划陆续出台,形成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极大激发和释放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巨大潜能。
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电子商务交易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一批网络信息企业跻身世界前列。2022年,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7.2%,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新时代的中国勇立时代潮头,牢牢把握数字化历史机遇,中国号巨轮在高质量发展新航道上行稳致远。
奋楫逐浪天地宽——发挥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作用,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2023年春节,世界再次见证中国经济的活力与韧性。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春节档电影票房达67.58亿元;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2%;全国揽投快递包裹量超7亿件;全国网上年货节食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5%。据世界经济论坛今年1月公布的最新名单,全球132座“灯塔工厂”,50座在中国;全球“未来之城”20强,中国独占5席……
在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进程中,数字化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方面释放出强劲动能,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把技术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解决“卡脖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2016年4月,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比喻“卡脖子”的风险:“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
“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
各地区各部门、各行各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奋力攻坚、勇攀高峰,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九章”面世、“北斗”组网;“嫦娥”奔月,“蛟龙”潜底;“中国芯”突围,“智能造”升级······一次次跨越,书写一次次奇迹,从浩瀚星空到海底谜境,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至第11位。合肥本源量子成功交付一台量子计算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量子计算机整机交付能力的国家;京东方生产出新一代柔性显示屏,厚度仅有一张白纸的三分之一;中国信科完成国内首次p比特级光传输系统实验,实现在一根光纤上近300亿人同时通话······广大企业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
近年来,我国持续强化信息领域前沿技术布局,大力推动以5g网络、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国家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和显著成效。
目前,我国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固定宽带从百兆提升到千兆,全国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移动通信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和移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个······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助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深化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2021年10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数字经济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当前,新一轮信息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数字化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日益凸显。有研究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将增长0.5%至0.62%。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步伐,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和应用创新激活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江淮腹地,“中国声谷”,依托科大讯飞打造的合肥智能语音产业集群,202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8亿元。
西湖之滨,“中国视谷”,大华科技和海康威视领军的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2021年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720.8亿元。
荆楚大地,“中国光谷”,全球首款128层三维闪存存储芯片、我国首个400g硅光模块等一批科研成果和国产化替代产品在这里实现突破。
面向经济主战场,我国不断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不断壮大。我国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六成以上主导方向是数字经济;截至2022年6月,我国登记在册数字核心产业企业达509.5万户;海尔、海信、三一等一大批大中型企业,逐步完成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升级,努力打造全球智能制造的示范样板······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和深度融合,有力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以绿色化数字化协同转型推动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走绿色化发展之路,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我国信息通信领域规模以上数据中心年耗电量年均增长28%;2021年,全国数据中心耗电量达2166亿度……我国数字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极为迫切。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
2022年11月,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确定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辽宁省大连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等10个地区首批开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双化协同)综合试点……
一项项措施坚决有力,一个个成果令人欣喜。
我国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在江苏建成,每年可节约电网运维成本约2亿元;5g基站单站址能耗较2019年商用初期降低20%以上;全国规划在建的大型以上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值)降至1.3以下;国内大型数字科技企业纷纷响应号召,制定低碳发展计划······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转型深入推进,我国数字空间奏响“双碳”发展最强音。
——坚定不移支持网信企业做大做强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和重视网信企业发展。
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北京,京西宾馆。党的二十大后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这里举行。“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这既是明确要求,更是殷切期待。在这场关键时期召开的关键会议中,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再度明晰。
“我们必须亮明态度、决不含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是长久之策,不是权宜之计。”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会议对“两个毫不动摇”的表述更加坚决、明确,提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传递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信号。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才能强化中国经济的肌体。2018年4月,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离不开一批有竞争力的网信企业”;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挥金融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作用,扩大数字经济产业中长期贷款投放;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召开座谈会,支持互联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银保监会发布相关意见,鼓励相关公司为专精特新等领域提供专业化风险减量服务。这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举措,增强了企业应对困难、迎接挑战的底气。
截至目前,我国数字经济相关企业超1600万家,已培育出近9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在云计算产业领域,阿里、腾讯、华为3家企业进入全球前6位……我国网信企业正释放出澎湃发展活力。
数字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规范化的引导。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迅速发展,互联网平台企业快速壮大,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但与此同时,市场垄断、无序扩张、野蛮生长的问题日益凸显,限制竞争、泄露个人隐私、算法滥用等现象时有出现。
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数字经济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等跨部门协调机制逐步建立······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立法步伐加快,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逐步优化,为推动我国网信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服务、支撑和保障。
——开辟数字合作广阔空间
2022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各方激发数字合作活力,让数字经济发展成果造福各国人民。2016年9月,中国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首次将数字经济纳入二十国集团议程,提出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从推动数字经济连续6年成为g20国家讨论的核心议题之一,到发出数字合作倡议,“数字经济”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在一系列外事活动、国际会议和重要场合中经常讲到的高频热词。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持续深化。中国积极搭建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5g大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开放平台,与各国加强数字领域合作,积极开展双边、多边数字治理合作,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从推动制定《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共同发起《“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到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构建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营商环境,为全球数字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与16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深入推进;在非洲20多个国家实施“万村通”项目,努力弥合数字鸿沟;“丝绸电商”朋友圈不断扩大……新时代的中国向世界敞开怀抱,积极推动国家间数字经济领域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在同世界开放相融中共享发展机遇、汇聚发展力量。
欲借长风乘势起——以数字化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回望新时代十年,中国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虽然经历了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中国经济却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是什么?
高质量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明确答案。坚持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量”和“质”的关系,不是说量的扩张不重要,而是要在提高质的过程中实现量的增长。如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作为一章专门列出,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为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从2022年年底到2023年年初,全国范围内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已为2023年经济发展积蓄了强大动能。当前,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已经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取得了重大决定性胜利。
2023年将成为经济全面复苏和发展的重要一年。
作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数字化转型成为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部署内容,成为各地2023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北京提出2023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左右;广东提出2023年计划新推动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江西计划2023年培育数字经济“专精特新”企业100家以上;江苏提出2023年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行动计划。
北京正积极推动北京数据特区建设,这是贯彻实施《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的一项重要举措,将加快北京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步伐。上海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上海数字经济增加值力争达到3万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大于60%。
2022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对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出了具体意见。
这个春天,神州大地春潮涌动,一派勃勃生机。从边陲小镇到繁华都市,从低沟深海到高原珠峰,生产车间机器轰鸣,重大项目火热推进,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盘风云激荡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棋局在中华大地上铺展开来。
春来潮涌东风劲。
联合国发布《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4.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上调至5.2%,同时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1/4。“中国经济反弹势必将为全球经济注入一剂急需的强心针。”“今年世界经济的发展轨迹很大程度上将由中国消费者决定。”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数字化的东风已经吹来。据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60万亿元。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全球对数字转型的投资将以每年17.1%的复合速度增长,2023年这类投资预计将达到2.3万亿美元。
风好正是扬帆时。
百舸争流,唯有弄潮儿才能勇立潮头;风过隘口,唯有奔跑者才能乘势而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下,中国经济航船一定能乘着数字化的东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驶向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明天。
来源:中国网信杂志、电商发布融媒体中心,电商会整理发布。
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直播供应链和物流博览会组委会/义乌外贸工厂展暨跨境电商采购交易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