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国际博览中心  2025年12月6日-12月8日
  • 2025义乌外贸工厂展发布时间:2025-07-19

    查看详细
  • 应变求新壮大外贸新动能发布时间:2025-08-07

    今年上半年,在贸易摩擦等复杂环境下,我国外贸交出了逆势上扬的成绩单,不仅规模再创新高,结构持续优化,更呈现新动能快速壮大的喜人态势。特别是贸易规模超500亿元的伙伴数量、有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均实现不降反升,彰显出敢闯敢拼、奋跃而上的精气神。外贸喜人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地各部门的聚力攻坚,更离不开广大外贸企业、从业者的应变求新、化危为机。展望下半年,受“抢出口”效应减弱以及单边主义持续的影响,外贸稳增长仍需付出艰苦努力,要坚定不移壮大新动能,促进外贸提质增效。优化布局,形成多元市场格局。“与其在红海抢蛋糕,不如到蓝海做蛋糕。”近年来,我国外贸朋友圈越来越大,特别是新兴市场成为重要增量,外贸多元化市场格局不断拓展。上半年我国对东盟、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速都达到两位数,传统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正被新兴市场的增量有效化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金砖合作机制国家等,正成为外贸企业值得深耕的重要市场。各地各部门应鼓励企业赴境外参展,开展经贸洽谈、招商推介等活动,同时以有效服务降低企业“走出去”成本。各类外贸企业应加强对新兴市场的政策法规、市场需求、消费喜好研究,明确不同区域出口方向,以差异化策略抢占市场。提升技术含量、附加值,形成高质量供给。近年来,小到咖啡机、扫地机,大到电动汽车、锂电池等“新三样”,我国商品的创新力已经得到全球消费者认可,塑造了“优质优价”新形象。在全球竞争加剧与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广大外留企业应抢抓机遇,技术气品牌双管齐下,提升竞争力。一方面,紧跟国际市场需求变化,推出差异化、定制化、科技感强的产品,以高附加值、高性价比的新品供给抢占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快品牌建设,提升知名度和溢价能力,形成竞争新优势。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增长点。今年4月,受关税冲击,美国民众纷纷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抢购高性价比的中国商品。当贸易壁垒试图割裂全球供应链时,蓬勃发展的跨境电商等业态模式,正助力各类商品便捷直达全球消费者。因此,应持续完善支持政策,打造特色跨境电商“产业带”,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促进更多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参与国际贸易。与此同时,当前全球贸易还呈现出数字化、绿色化发展态势,应进一步加大对离岸贸易、中间品贸易、绿色贸易、市场采购、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新模式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形成澎湃强劲的外留新动能。应变之中显韧性,求新之处见未来。上半年外贸的可喜成绩,为我国应对外部不确定性提供了更多底气。主动适应全球新形势,加快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优势,我国外贸将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为全球经济贡献更多中国力量。来源:经济日报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外贸/物流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逆势上涨 中国跨境电商持续开辟“新蓝海”发布时间:2025-08-06

    8月,义达跨境(上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将新开通两条国际物流通道:上海至越南的小包快递航线及合肥到法国的包机航线,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兴市场跨境物流需求。“今年以来,客户对东南亚、欧洲、拉美这些新兴市场的需求明显增长,我们正持续开辟新航线并建设海外仓,以强化物流与库存保障能力。”义达跨境(上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覃帅介绍,公司今年已在墨西哥新建了一万平方米的海外仓,并计划在德国和越南扩建海外仓储系统。尽管国际形势复杂严峻,这家有着20多年跨境物流经验的企业仍保持销售额增长,去年销售额超40亿元,今年预计突破50亿元。作为跨境电商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物流企业不断加密的“新航线”和逆势上扬的“营收线”映射出中国跨境电商正不断开辟新蓝海、寻求新增量。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约1.32万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出口1.03万亿元,增长4.7%;进口2911亿元,增长9.3%。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拥抱跨境电商赛道。企查查数据显示,2025年前4个月中国新增注册跨境电商企业5080家,同比增幅高达173.24%。“跨境电商通过网络化和数字化,使企业能直接、快速触达海外消费者,并提供多元化的渠道与市场选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王健指出,“这赋予了中小微企业更灵活应对挑战的能力,助力其将产品销往全球。”今年以来,TikTok Shop陆续进入墨西哥、巴西、日本等市场,凭借“短视频+直播”模式融合娱乐与购物,加速吸引全球市场。同时,一些跨境电商企业正加速在新市场构建本土供应链。中国跨境电商持续壮大的同时,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往来也更密切。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丝路电商伙伴国已达35个,在19个国家建设了65个直采基地,国际间电商各领域合作正积极推进。“跨境电商是快速连接各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字桥梁’,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我们愿同全球各国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跨境电商健康可持续发展。来源:新华网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外贸/物流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跨境电商怎样跑赢下半场发布时间:2025-08-05

    跨境电商是快速连接各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字桥梁”,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和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跨境电商借助互联网技术,突破地域限制,连接全球消费者与商家,优化消费体验,提供便捷、多样化的购物选择。同时,跨境电商推动贸易数字化转型,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交易效率、精准营销和供应链管理,促进国际贸易的高效、透明发展,成为全球贸易增长的新引擎。对中国而言,跨境电商进口侧重满足国内消费升级需求,为国内消费者提供全球优质商品,并注重优化消费体验;跨境电商出口助力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且更突出灵活响应海外订单。然而,美国取消对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低价值商品的T86免税清关政策以及800美元以下包裹的免税待遇,欧盟即将取消150欧元以下进口商品的增值税免征门槛,同时对小额包裹收取手续费、征收增值税,并实施《通用产品安全法规》(GPSR)等措施,无疑将导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监管压力增大。跨境电商应怎样走好下半场?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跨境电商分会副秘书长鲍大林建议,通过拓展新兴市场、优化供应链、提升产品附加值,来降低风险、增强竞争力,将成为下一步企业出海的应对措施。“尽管有的国家对跨境电商人为设限,但并不能改变跨境电商本身的优势和国际贸易数字化发展大势,以及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趋势。”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表示,与2024年上半年约10.5%的增长率相比,今年上半年跨境电商增速明显放缓。亚马逊、阿里国际零售等平台的营收增速,从原来的两位数降至低两位数或个位数,利润则成为更加关键的衡量指标。在全球电商“红利期”逐步退潮、外部政策不确定性增强、国际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跨境电商企业应转向“质优增长”,以提质为核心,更加关注利润率、产品溢价能力、品牌价值,避免单纯追求规模。跨境电商企业要在多元市场渠道拓展、供应链优化、数字化管理和合规体系建设上持续投入,才能在“下半场”赢得竞争优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电商所所长杜国臣分析,随着跨境电商在全球范围的影响日益扩大,中国电商企业要提升在产品标准、贸易规则、竞争政策等方面的合规水平和合规意识,适应不同市场的要求。另外,要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与产业链供应链之间的融合水平,从传统的订单生产模式向“小单快反”、多品类、小批量转型,促进传统外贸企业与跨境电商发展的同频共振,推动更多适合跨境电商出口的产品和厂商更好发展。来源:国际商报 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外贸/物流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人民日报:以旧换新,激活快递物流新动能发布时间:2025-08-04

    上半年快递业有力服务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撑网上零售额增长8.5% 以旧换新,激活快递物流新动能(经济聚焦)核心阅读“两新”政策加力扩围,快递业在服务好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同时,也迎来发展新机遇。从单向配送,到送装一体,服务模式不断升级;非标准快递业务的拓展,带来业务量持续攀升;畅通“送新取旧”全链条,强化供应链服务能力……随着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快递企业将继续优化服务网络与技术应用。7月9日,一台从广东中山发往江苏常州的以旧换新家用空调,成为2025年我国第1000亿件快递,较去年实现这一目标提前35天。快递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毛细血管”。第1000亿件快递定格在以旧换新的消费品上,这不仅成为政策助力消费市场扩大的有力印证,也为观察快递业快速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补贴品类扩围,快递业如何更好服务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内需政策加码,又将为快递业发展带来哪些新机遇?记者进行了采访。从单向配送到双向履约大件物流有新模式,小件配送用新技术“入伏天气闷热,旧空调不给力,换新补贴加残值抵扣直降400元,还能免费安装取旧,果断换新机。”近日,河南郑州市民陈先生在电商平台下单了一台新空调,在约定的时间,师傅准时送货上门、完成安装,并将旧空调拆卸带走,全程不到两小时。从单向配送到“送新取旧”双向履约,背后是送装一体的快递服务新模式。“不同品类的拆旧换新流程复杂,涉及系统对接、服务派单、安全搬运等多环节,要求末端服务人员同时具备配送、拆旧、安装等多项技能。”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持续加强专业送取工程师储备,以旧换新物流服务下沉更广。大件物流有新模式,小件配送用新技术。今年以来,以旧换新加力扩围,对物流配送的时效性和服务模式提出新考验。“坐等快递员上门,在家就能验机,太方便了!”今年“618”电商促销首日晚8时,广东东莞市民傅女士收到了早上下单的新手机。送件、拆装、验码、上传……不到20分钟,便完成了签收。“不同于普通快件,‘国补’快递需要现场开箱,拍摄采集商品信息。”顺丰集团通信高科技解决方案高级经理周运丹告诉记者,为更好承接相关订单,公司专门构建了一套基于物流凭证的管理方案,消费者在线上平台下单后,快递员在派件时即可同步完成核验,实现“下单—发货—运输—派送—核验—签收”的全流程闭环。看似只增设了“核验”一个环节,却对政策落地至关重要。“倘若在物流承运环节,商品核验不通过,商家就可能因拿不到补贴而承担损失,从而影响参与以旧换新的积极性。”周运丹解释,结合AI图像检测、数据验证等技术手段,快递员在执行环节实现了标准化作业,既保障了补贴真实有效发放,也提升了消费者的签收体验,降低退货率。“通过技术、设施、网络协同,今年上半年,快递业有力服务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撑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5%。”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主任刘江建议,一是优化仓配一体化模式,通过消费数据引导制造企业安排生产和智能分仓,提升全链路响应速度;二是创新循环经济模式,将快递网络嵌入资源再生链条,推动“送新取旧”向绿色低碳转型。从支撑业务增长到助力提速转型拓展非标准快递业务,推动多环节协同今年以来,我国持续加力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对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进行品类扩围,驱动快递业务持续攀升。“在政策刺激下,家居家电、消费电子等消费需求增加,带动寄递业务量不断增长。”顺丰速运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公司货量规模同比增长超过20%。今年1月20日“国补”服务上线以来,已覆盖电商平台的大多数品牌,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智能穿戴、学习机、电脑等品类,新增超千万订单。来自京东物流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上半年,大件家电以旧换新订单在大件订单中占比超三成,同比增幅达150%。“送新取旧”之间,快递业正加速转型升级。“传统寄递服务附加值低、市场竞争激烈,‘送新取旧’更考验技术水平和末端服务能力,是企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的‘助推器’。”周运丹说,2019年,顺丰着手拓展非标准快递业务的个性化服务,近年来,消费品门店巡检、电子回单签署等新业务营收年均增长达64%。新业务新模式背后是上下游的高效协同。以京东物流为例,向上游,承接零售的送新需求,将换新服务高效落地至终端用户;向下游,与回收商建立稳定交付链条,打通旧机从用户家中到环保处理的“最后一公里”。“服务网络、专业履约团队和标准化拆收流程,支撑了以旧换新的规模化增长。”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君看来,通过消费端需求释放与供给端服务升级,增量政策推动了快递业从规模扩张向高附加值服务的转型。她建议,未来需强化政企协同,支持更多快递企业升级以旧换新服务。从畅通上下游到发展逆向物流提供一站式服务,“送新取旧”无缝衔接“去旧”更便利,才能为“换新”腾空间。在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深入推进,消费者换新需求持续释放,不少快递企业敏锐把握这一趋势,多措并举畅通“送新取旧”全链条。有的快递企业创新逆向物流模式,让市场触角延伸得更远。打开“顺回收”平台,一单回收验机任务弹出。快递员上门旧机检测、外观拍照、提交审单……几分钟便给出回收价格。“前几天下单了一台‘国补’新手机,今天新机送到又足不出户当场转让了旧手机。”北京朝阳区市民石先生说。流畅的体验背后,是快递企业在逆向物流领域的新尝试。“在传统‘分离式’以旧换新模式下,消费者要先邮寄旧机完成回收,再等待新机配送,一来一回要5天左右。”顺回收业务负责人刘晓说,借助快递服务网络,平台推出“送新取旧”一站式模式,消费者下单后,快递员同步完成新机派送和旧机回收。“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约150%,一站式以旧换新的用户首选率超过80%。”有的快递企业强化供应链服务能力,让“送新取旧”无缝衔接。2024年,京东零售建设了6个中央处置仓,集回收、分拣、拆解、处置等于一体,通过精细化处置,让更多废旧小家电得到处理。“送新前,我们负责配送员的回收标准培训、履约质量管控等,方便从用户家中顺利回收旧机;回收后,我们跟进旧机回仓后的接收、质检、入库等工作,保障末端旧机有序交割。”京东物流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京东将陆续在多地建设城市处置仓,进一步缩短旧品到仓距离,更好打通回收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随着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快递企业需进一步优化服务网络与技术应用。”国家邮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同城网建设,依托以旧换新拓展快递服务领域。同时,加快可循环包装在逆向物流中的应用,研究推广逆向物流行业标准,助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来源:人民日报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外贸/物流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国家税务总局:2021-2024年办理出口退税年均增长6.6%发布时间:2025-08-02

    国新办28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胡静林在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新质生产力加速成长。2021-2024年,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9%,今年上半年增长14.3%,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占全部制造业比重由2020年的15.3%提升到今年上半年的16.9%,创新产业势头强劲。同时,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加深,2021-2024年,全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0.8%。二是区域发展更为协调。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动力源地区的销售收入占全国的比重超过了50%,今年上半年,三大区域的对外销售收入分别增长4.2%、6.2%和5.6%,高于总体增速,反映出这些地区对域外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县域经济销售收入占全国比重由2020年的22.8%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24.3%,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加快。三是绿色转型不断加快。2021-2024年,包括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在内的清洁能源发电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3.1%,占全部电力行业销售收入比重由原来的30.3%上升到33.8%。与此同时,生态保护类相关行业的销售收入年均增长26%,实现了快速发展。四是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十四五”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外商来华投资稳步增长。截至今年6月底,外资涉税经营主体的户数比2020年增长了12.7%,外资企业销售收入实现平稳增长。出口退税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国税务部门办理的出口退税年均增长6.6%,按可比口径,今年上半年增速进一步提升为7.1%,反映出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我国外贸出口的强劲韧性。五是共享红利加快释放。2021-2024年,国家在养老、托幼、医疗、教育等领域实施的惠民税收优惠政策,年均减免税增长11.7%,有力促进了民生改善。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发票数据显示,2021-2024年,全国商品消费年均增长6.8%,今年上半年增长7.7%。来源:中国新闻网 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外贸/物流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客服电话:
0579-85891888
传真:
0579-85297855
邮箱:
web@ecfair.cn
版权所有:
义乌外贸工厂展与物流产业博览会
备案号:
浙ICP备20002855号
技术支持:
创源网络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33078202001668号
公司:
义乌市翔达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
义乌市工人北路689号外贸商务大厦6楼
在线咨询 展会咨询QQ
604026680
参观咨询QQ
2422768246
官方微信
采购商微信预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