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关总署:建立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负面清单” ,完善进口食品安全合作共治机制发布时间:2025-04-15

    4月9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公安部等部门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出解读。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李劲松在回答央广网记者提问时表示,海关总署将配合商务部门建立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负面清单”,强化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的风险防控,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监管制度。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意见》中专章强化要完善进口食品风险联防联控机制,李劲松表示,在现有监管合作基础上,围绕进口食品安全合作共治,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海关总署与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健全进口食品安全监管协作机制,通过强化进口食品安全信息通报与处置、监管协同配合、联合开展风险会商研判等措施实现进口食品安全监管多部门联动。二是加强重点领域监管合作。海关总署将会同相关部门,完善进口食品贮存环节安全责任和要求,强化监督管理;配合商务部门建立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负面清单”,强化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的风险防控,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监管制度。三是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海关总署将联合相关部门加大对进口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宣传教育,切实提升企业保障进口食品安全的意识和能力;加大对违法违规生产经营企业的惩戒力度,坚决保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同时也呼吁全社会加强监督,共同维护进口食品安全和良好营商环境。四是深化监管技术合作。海关总署将积极与市场监管等部门探索在智慧化监管、检验检测、人才能力建设、国际交流以及信息宣传等领域合作,全方面提升进口食品安全共治能力和水平。来源:央广网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外贸/物流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2025年3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发布时间:2025-04-14

    经测算,2025年3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01.2,同比提升5%。其中发展规模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发展能力指数和发展趋势指数分别为578.7、504.4、230和72.1,同比分别提升11.6%、0.3%、0.1%和5.4%。3月,行业整体运行平稳,业务规模稳步增长,服务质效持续向好,基础网络不断完善,跨境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图1 2023年3月-2025年3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3月,快递发展规模指数为578.7,同比提升11.6%。从分项指标看,3月快递业务量预计同比增长18%,快递业务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0.5%。一季度,快递业务量预计同比增长21%,快递业务收入预计同比增长8.5%。3月,快递企业深耕春茶、时令水果等农产品市场,有力支撑“三八节”“开学季”等,提升马拉松赛事综合服务水平,有效满足多场景寄递需求,快递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寄递业务范围稳步拓展。3月,快递服务质量指数为504.4,与去年同期相比小幅微升。从分指标来看,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预计为84.7分,同比提升1.4分。重点地区72小时妥投率预计为86.3%,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3月,行业积极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服务质效有所提升。一是应急保障服务创新发展。快递企业聚焦城市应急保障需求,联合互联网企业在深圳东莞地区探索“快递+应急”融合发展路径,推动快递网点、营运车辆、快递小哥纳入“5分钟社会救援圈”,将广泛覆盖的快递网络转化为社会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助力提升突发事件救援响应时效,为构建网格化应急救援体系贡献行业力量。二是入厂服务加快发展。快递企业深化与制造企业协同发展,强化新技术应用,完善综合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系统深度集成、智能仓储模式重构、全链路效率优化,有效提升寄递物流与生产制造一体化融合能力,助力制造企业加快实现数字化升级。三是文旅服务多样发展。快递企业持续服务文旅产业,便利百姓出行。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设立丝路驿站,推出“行李打包、寄存及快递”一体化服务,为旅客带来“零等待、全场景”航空寄递新体验。在贵州黔东南地区,通过科技赋能和定制化包装服务,保障苗族银饰和侗族蜡染非遗产品安全寄递,为民族文化传播搭建有益桥梁。3月,快递发展能力指数为229.7,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一是科技智能加快应用。快递企业在多场景部署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提升运营管理能力,为增强基础能力赋能。在多区域建设智能无人驿站、投用无人车、升级自动化分拣设备,持续增强转运分拨能力。在信阳茶产区实现无人机首飞,积极破解“最初一公里”运输痛点。二是航空网络持续拓展。行业自有航空公司新开通“乌鲁木齐=伊斯兰堡”“鄂州=班加罗尔”“烟台=仁川”“广州=达卡”等多条国际全货机航线,国际航空寄递网络不断加密,南亚、日韩等地区寄递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跨境服务能力提升。快递企业加强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升境外仓配作业效率,助力跨境商家降本增效。在部分海外城市投用自动化分拣设备,延长夜间配送时间,有效满足用户寄递需求,网络覆盖能力和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3月,快递发展趋势指数为72.1,同比提升5.4%。4月,春菜春果大量上市,踏春旅游热情提升,预计相关寄递服务将繁荣发展。来源:国家邮政局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外贸/物流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美国海关报告关税系统出现故障,暂未征收关税发布时间:2025-04-12

    当地时间4月11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布警报,告知用户其用于豁免货运关税的系统出现故障。 受影响的货运包括现在处于特朗普政府实施的90天关税暂停期内的国家的所有贸易货物。海关建议申报人单独提交货物放行单,并在问题解决后进行汇总申报。 通常情况下,美国进口商在支付运费时,会同时提交货物放行单和财务文件,以便支付货款。为了确保货物顺利运输,美国海关建议进口商现在提交货物放行单,待问题解决后再提交财务报表。 就目前而言,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尚未征收关税。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记者 曹健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外贸/物流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500亿件发布时间:2025-04-12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500亿件,比2024年提前了18天,展现了我国快递业的发展韧性,体现出我国消费市场持续扩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今年以来,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显效,消费市场总体呈现平稳增长态势,消费环境不断优化,消费场景不断丰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带动了快递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增。邮政快递业不断延伸服务网络、创新服务产品和提升服务品质,进一步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作为农产品上行的重要渠道,邮政快递业在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邮政、快递企业积极探索“共同配送”“客货邮”等融合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完善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网络节点建设,打出快递进村的“组合拳”。在青海省大通县,当地利用公交车辆富余空间,将邮政、快递企业的包裹交由城乡公交车辆代运,同时引导和支持相关电商、农特产品企业入驻交通运输场站,共享场站资源,实现了邮政快递分拣仓储、中转分拨、集中派送等业务的集中办理,有效激发了当地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持续显效,数码产品、家用电器以及厨卫设备等消费品市场呈现出持续热销的良好态势。为更好地服务政策落地实施,邮政、快递企业积极响应,推出了一系列专属寄递服务方案,大力发展逆向物流网络,将送新货、拆旧品、安装调试和环保回收融为一体,构建起高效便捷的一体化服务体系。同时,通过强化智能信息技术的应用,邮政、快递企业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实现了从下单到投递全流程的数字化管理,进一步优化了用户体验,也为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贡献了行业力量。来源:新闻联播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外贸/物流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商务部:中国外贸有信心、有底气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发布时间:2025-04-11

    “中国外贸有信心、有底气面对各种风险挑战。”在4月9日召开的商务部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肖露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但中国外贸有稳固的“基本盘”、充沛的“新动能”和开放这一“重要法宝”,有能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当前,世界经济正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尤其体现在贸易领域,产供链稳定受到威胁。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更广泛的“贸易战”将导致贸易壁垒增加,并据此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下调0.2个百分点至3.1%。但是与此同时,OECD也充分肯定中国经济政策提振效果,将中国经济增长率上调了0.1个百分点。“这‘一升一降’体现出,国际社会看好中国经济,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信心不断增强。”肖露说,今年以来,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但是也要看到,广大外贸企业勇于开拓创新,各项便利化政策措施持续落地显效,中国外贸韧性不减,进出口已经实现了平稳开局。肖露进一步表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不断释放,稳经济、稳外贸政策接续发力,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没有变,中国外贸有信心、有底气面对各种风险挑战。这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有稳固的“基本盘”。2024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连续跨过两个万亿级台阶,达到43万亿元人民币。出口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进,有望达到14.7%左右。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近70万家,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八成,广大外贸企业在丰富的外贸实践中、在开拓和拼搏中锤炼了韧性,增强了实力,积蓄了动能,这是中国外贸最坚实的基本盘。二是有充沛的“新动能”。“创新”已经成为中国外贸的鲜明底色,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的持续转型升级,中国产品的创新力已经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小到咖啡机、扫地机、布料纤维,大到电动汽车、船舶飞机、工业机器人,全方位尽显“科技范”。中国新业态的潜力也仍在持续释放,“鼠标一点,买卖全球”,跨境电商为全球的消费者创造了更为便利的购物体验,也支撑了它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能,规模实现快速增长。三是有开放这一“重要法宝”。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已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23个自贸协定,2024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首次超过50%。中国将坚定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全球贸易秩序,和更多贸易伙伴携手合作、实现共赢,为全球贸易增长注入更多的稳定性力量。来源:国际商报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外贸/物流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义乌商人是百变的","世界超市"无惧美国关税霸凌发布时间:2025-04-10

    浙江义乌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誉为“世界超市”。近期,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阴影笼罩全球,也让这座外贸之城备受关注。对于美国贸易霸凌政策,义乌市场的核心运营方小商品城(600415)早有预期。证券时报记者获悉,早在去年,特朗普第二次竞选美国总统之时,义乌方面就已分析和评估关税、汇率等可能带来的影响。4月9日早间,小商品城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拟斥资5亿~10亿元增持公司股份。小商品城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称:“美国关税政策,对义乌市场整体业务无实质性影响,对义乌出口影响有限。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寻找应对策略,帮助经营户们将关税的有限影响降低到最小。”小商品城的底气,来自于义乌市场。连日来,证券时报记者在义乌看到,这个外贸重地一切如常,经营户们照常敞开门做生意,供应链韧性强、出口地多元化等特点,使得他们有足够的信心,战胜任何挑战。淡然面对贸易战4月9日,这是平常的一天,但因为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的生效,也变得不寻常。早上8时许,义乌国际商贸城周边的马路,像往常一样成为义乌全市最堵的地段,数万经营户们,陆续从各自家中赶来,开启一天的工作。整理货架,摆放新样品,招呼客户,网上直播,商户们各自忙碌着。到了午间时分,有的商家为了与客户洽谈生意,忙得连午餐都来不及吃。王许雪是土生土长的义乌人,目前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从事毛绒玩具生意,至今已有20多年。她的商店面积约6~7平方米,各式各样的玩具样品,挂得满墙都是。从产品的款式设计,到生产制造,小店的背后,是一个近200人的公司团队在支撑。去年,他们公司的销售额近亿元,其中外销占比约八成,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地。“我们美国的采购商客户,还约了今天到店里谈生意。”谈及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她显得很淡定,“绝对不可能出现订单较大下降的情况。物美价廉是义乌市场的最大特点,像毛绒小玩具,只有在义乌市场,他们才能找到最具性价比的货”。同样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经商的蒋江平,主要经营圣诞用品。虽然距离今年的圣诞节还很遥远,但是他的生意已经渐入旺季。其客户遍及全球,其中美国客户去年的销售额,占整体收入约2%。蒋江平的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主要通过三个客户在运营,其中一个华侨,已经在3月份下单,另外两个客户,一般会在每年5月份下单。美国“对等关税”发布后,他与美国客户也进行了电话沟通。“对于特朗普调整后的关税政策,美国客户也感到很无奈。最终买单的是美国老百姓。”蒋江平举例,“我们最便宜的一顶圣诞帽,卖给美国客户也就4毛5分钱(不零售),这顶帽子的布料产自绍兴柯桥市场,面料出自江苏常熟,然后分包到浙江衢州、义乌,江西玉山等地完成生产。如果这顶帽子让美国人来做,摊算下来,人工成本都覆盖不了,更不用说赚钱。”在义乌市场,王许雪、蒋江平这种“前店后厂”的模式比比皆是。目前,义乌市场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经营商铺达7.5万家,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15万户。它带动了全国20多个产业集群和210万家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吸引着超过2万名常驻外商和近9000家外资主体。王许雪说:“不管美国关税政策怎么变,我们做全球客户生意,报给客户的价格都是相同的,不可能因为美国关税政策而降价。”在蒋江平看来,全球经济的分工协作不可逆转,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市场在小商品领域拥有最强的竞争力,美国所谓的“对等关税”,不可能让小商品的制造业回归美国。竞争优势明显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证券时报记者走进汪楠的五金商行时,几个外国采购商正在店里洽谈生意。“这几天,我本来是忧心忡忡,但是现在,这种担忧突然少了许多。”汪楠经营的五金小商品行,美国市场销售占据前列。在此之前,她也担心自己的生意受到特朗普关税政策的波及。“你进门的时候,就是几个针对美国市场的外籍采购商,刚刚订了2个集装箱的货。”据介绍,汪楠经营的五金商行,专注于各类手动工具、电动工具,品类上千种。目前,他们公司与江苏丹阳等产业基地的多家生产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通过代理商形式布局全球市场,产品远销欧美、中东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样在义乌市场经营电蚊拍的陈华英,也是做全球生意,客户数千家,出口目的地达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量达到1500万余支,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电蚊拍生产企业。“我们公司的最大竞争力就是产品性价比高、良率高。虽然小作坊也能生产电蚊拍,但产品的稳定性不行,且良率低。”陈华英对记者称,他们公司设有研发中心,拥有30余项专利,且与上海高等院校签订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开发协议。外向型经济高度发达的义乌市场,美国是重要目的国之一。义乌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义乌市场出口美国市场的金额为835.7亿元,位居首位。美国滥施关税,让很多义乌商户联想到特朗普第一轮执政时的贸易政策。不过,从第一轮贸易战结果来看,义乌外贸出口增速不降反增,且增长显著。数据显示,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2017年~2020年),美国在义乌出口的主要目的国家中,分别排名第四、第二、第二、第一,出口增速分别达到11.98%、25.14%、33.04%、64.8%,出口增速在各出口国中排名前列。为什么义乌小商品在美国市场逆势增长?在小商品城看来,一方面,美国一系列经济政策刺激了美国市场消费需求,使美国市场对小商品进口的需求愈发旺盛;另一方面,义乌依托完善的小商品产业集群,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开拓了直接面向美国消费者的销售渠道,为义乌对美出口增长注入新动力。商品品类丰富,且具有刚需属性,是义乌市场的显著特征。公开数据显示,义乌市场商品品类超210万个SKU,涵盖日用消费品全链条,供应充足、质量稳定、性价比高,在全球市场保持强劲的竞争力。“我们经营的五金产品,与美国市场的高端五金产品,品质相当,有些还是同一个加工厂,但是,我们的价格远远低于美国同行。”汪楠对记者称,“我们也去美国市场实地探访过,在我们这里,一把钳子批发价也就10~15元人民币,但他们卖给消费者,价格一般在10~15美元。”核心出口市场需求旺盛“美国加征关税只是一次事件,如果是一次危机,也要辩证看待,有危也是机。”4月6日,接通记者电话时,在义乌市场经商的林小明,正在随义乌组织的市场拓展团,在亚洲某国考察。林小明对义乌市场非常看好,即便是疫情期间,他也没有动摇过,并逆势在2023年初商贸城二区东扩期间再次购置商位。如今,在义乌国际商贸城,他已拥有数个商位。他所经营的各类锁具,年销售额达数亿元。“义乌商人是百变的,办法总比困难多。疫情我们都扛过来了,美国的这次贸易战,带来的困难不至于超过疫情的冲击。”林小明对记者如是说。“跨境电商、参展、随团考察,都是大家开拓市场的方式。比如说,我们公司的跨境电商平台,现在的效应比线下实体店要好,他们可以零售,毛利率高。”上述接受采访的王许雪也对记者感慨,“疫情期间,我们还跨行做过口罩,当时为了赶订单,都是通宵达旦地抢时间。即便这次美国的关税政策,影响了美国客户,我们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开发其他国家的客户,弥补损失。”义乌市场贸易伙伴,日趋多元。在采访期间,有商户们戏称:“义乌小商品销往的目的地,比我国建交的国家还要多。”数据显示,2024年义乌市出口总额达5889.6亿元,同比增长17.7%,出口目的地分布广泛。尽管美国在义乌小商品出口总额中占据最大比例,然而从出口的主要支撑力量来看,亚非拉地区,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才是核心市场。比如说,2024年,义乌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4133.40亿元,同比增长18.2%,占同期义乌市进出口总值的61.8%,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核心动力。在义乌商户们看来,义乌小商品出口,市场呈现多元化特征,且亚非拉地区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即便美国针对相关商品加征关税,对义乌小商品出口所产生的影响相对有限。“公司依托义乌市场‘一带一路’节点优势,已形成覆盖亚洲、非洲、中东、东南亚及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全球化网络,客户分散度高,抗单一市场风险能力突出。”在义乌小商品全球化的路上,也离不开小商品城的出海行动,“近年来,亚非拉地区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已成为义乌外贸的核心增长动能”。数据显示,2024年,义乌国际商贸城日均客流22.43万人次,同比增长12.15%;日均车流9.9万车次,同比增长5.48%;外商日均到访量超3900人次,同比增长17.22%,全年吸引进入市场的全球采购商超百万人次,覆盖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主要客流量指标均创近10年新高,中东、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采购份额持续提升。国际贸易呈碎片化趋势“从义乌小商品的特点来看,部分品类抗关税能力强,但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受冲击。”在义乌商家们看来,美国关税政策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影响也需要警惕。据了解,目前义乌国际商贸城有3000余家商户参与对美贸易,其中直接开展对美贸易的商户有100余家。对于美国加征关税造成的利润空间压缩等问题,商户普遍表示可通过商品涨价、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生产流程、增强企业自身竞争力等方式来降低影响。2024年,义乌出口美国的某些类别商品,在美国市场中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如玩具、圣诞用品、小家电等。短期来看,此类相关商品在全球范围内可替代性较低。上述种类的义乌小商品,即使因加征关税推高了终端产品价格,但依旧可以在终端消费市场占据优势。而这类产品因加征关税而增加的成本,最终会由美国消费者“买单”,进而对美国国内经济产生反噬效应,甚至可能加剧美国通货膨胀压力。但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受关税政策冲击。美国加征关税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商品,如家居用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面临全球化竞争,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高,加征关税将导致成本上升。不过,同样面临高额关税的东南亚、拉美等地区,也将面临相似的挑战。专门从事国际贸易的专家表示,美国加征关税的做法,相当于对全球所有国家的主要商品进入美国增加了一道门槛。义乌小商品凭借供应充足、质量稳定和价格优势,仍将在美国市场保持较强竞争力。不过,关税政策可能通过成本传导机制,影响美国消费者购买力,进而改变其消费结构和偏好,这要求出口企业密切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有效规避未来关税政策变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同时,上述业内专家还表示,加征关税通常会对市场价格和通货膨胀率产生显著影响,但其传导机制及负面反馈效应具有滞后性。预计美国短期内不会调整关税政策,而是将其作为谈判施压工具以实现政策目标,这可能引发其他国家的反制措施。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或将呈现碎片化趋势,供应链重构进程可能加速。对小商品从业者而言,需通过技术创新把握市场机遇,同时增强供应链韧性以应对潜在挑战。来源:证券时报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外贸/物流博览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客服电话:
0579-85891888
传真:
0579-85297855
邮箱:
web@ecfair.cn
版权所有:
义乌直播供应链与物流产业博览会
备案号:
浙ICP备20002855号
技术支持:
创源网络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33078202001668号
公司:
义乌市翔达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
义乌市工人北路689号外贸商务大厦6楼
在线咨询 展会咨询QQ
604026680
参观咨询QQ
2422768246
官方微信
采购商微信预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