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逆势增长,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多式联运驶入发展快车道发布时间:2023-03-29

    近日,交通运输部、自然资源部、海关总署、国家铁路局、国铁集团联合印发《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聚焦提升设施联通水平、提升联运畅通水平等4个方面共13项任务,加快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一项重点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当前,以铁水联运为代表的多式联运成为我国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随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多式联运已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铁水联运推动运输高质量发展多式联运是指将公路、铁路、航运、管道等运输方式中的两种或以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协调、转换和衔接等方式,形成高效、便捷的综合运输体系,以满足货物运输的需要。这种运输方式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等特点。铁水联运是多式联运中的重要一种。作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和水路均有运量大、成本低、绿色低碳的特点,也分别拥有自己的优势。铁水联运可以将二者的优点结合,进一步发挥水路、铁路运输比较优势和综合运输组合效率,推动沿海和内河港口集装箱、大宗货物等运输高质量发展。正因如此,铁水联运是各地在开展多式联运中优先发展的种类,为提高货物的运输效率和交通流量产生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以2017年开通的“渝桂新”(重庆—广西钦州—新加坡)海铁联运班列为例,其将内陆城市与沿海地区紧密地联结在一起,成为推动地区互联互通的重要力量。几年来,沿线城市交通物流行业实现高速发展,为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活力。从数据看,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开行数量持续攀升,年增速全国领跑,从2017年的178列增加到2022年的8800列,增长48倍。盘活了西部地区交通与物流产业的存量资源,带动了物流和贸易的增量市场。在全国范围内,类似“渝桂新”海铁联运班列的成功实践并不少见。经过努力,我国“公转铁、公转水”成效明显,运输结构持续优化。环渤海、长三角地区等17个主要港口煤炭集港全部改为铁路和水路。2022年港口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875万标箱,同比增长16%。为进一步巩固铁水联运的良好势头,此次印发的《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了强化一体衔接、强化组织协同、强化创新发展、强化统筹协调4个方面的具体任务。这些任务包括加强港口与铁路的规划和建设衔接,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设施建设,优化联运组织方式,拓展港口航线和运输服务辐射范围,鼓励铁路、港口、航运等加强合作,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推动实现铁路水运行业的信息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等。这些任务将进一步提高铁水联运的效率和竞争力,满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多式联运实现逆势增长在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高大的岸桥和轨道吊在码头上运作,按照智能指令精准地抓取和放置集装箱,无人驾驶的智能导引车则按照智能算法规划的路线将集装箱运往目标位置。整个作业过程空无一人、井然有序。这个去年7月投入运行的全自动化码头是全球首个江海铁多式联运全自动化码头,江海铁多种运输方式在此集聚,为推动大湾区深度合作、一体化发展,共建内通外联的高水平产业链、物流链发挥积极作用。不只是铁水联运,公铁联运、江海联运、江海铁联运等多式联运组织模式创新发展,也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据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李牧原介绍,多式联运已成为我国供应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物流业头号工程,也是物流产业迭代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领域。即使在新冠疫情影响的3年间,多式联运也都实现了逆势增长,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重点领域深入推进。聚焦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聚焦煤炭、钢材、矿石等重点货类,持续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大力提升铁路运输能力,大幅提高浩吉、瓦日等重载铁路综合利用效率,2022年,全国完成铁路煤炭发送量27.3亿吨、同比增长3.8%。加快完善内河水运网络,大力推动江海直达、江海联运发展。短板领域加速补齐。着力健全港区、园区集疏运体系。推动铁路专用线“进港区、进园区、进厂区”,指导各主要港口在新建或改扩建集装箱、大宗干散货作业区时,同步建设进港铁路,配足到发线、装卸线,提高港口大宗货物绿色集疏运比例。指导新建或迁建煤炭矿石、焦炭等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及粮食储备库等,接入铁路专用线或管道。运输质效稳步提升。深入实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前四批累计创建了116个项目,基本形成以集装箱多式联运为主,商品车、冷链、危化品等专业化多式联运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在城市末端,大力推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发展,加快新能源车辆在城市物流中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共同配送、集中配送等先进模式。绿色低碳转型 多式联运发展前景可期在近期国新办举行的“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表示,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制定实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重点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优化调整结构,推动清洁低碳发展。《推进多式联运发展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中提出,到2025年,多式联运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铁路和水路为主的发展格局,全国铁路和水路货运量比2020年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以上。据测算,多式联运占全社会货运量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降低社会物流总费用约0.9个百分点,节约成本支出1000亿元左右。从这个角度看,多式联运和交通运输业转型发展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阶段,多式联运的发展亮点集中在硬联通和物流量的增长上,专家普遍认为,目前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低,要素短缺的局面并没有彻底改变,多式联运还存在机制不协同、运输组织效率不高、联运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部分场站能力饱和与利用率不足的分化现象、内陆港资源短缺无法与沿海港口有效协同、大量物流园区缺乏综合货运和多式联运服务能力等短板弱项,制约了多式联运的发展。“党的二十大对进一步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作出了部署、指明了方向。”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介绍,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政策引导、市场驱动,重点突破、系统推进”的原则,以发展多式联运为突破口,加快提升基础设施联通水平,促进运输组织模式创新,推进运输服务规则衔接,积极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不断推动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取得新成效。来源:经济日报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直播供应链和物流博览会组委会/义乌外贸工厂展暨跨境电商采购交易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丝绸电商”朋友圈不断扩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引数字化推动高质量发展述评发布时间:2023-03-28

    春回大地,潮起东方。2023年的春天,中国经济迅速复苏、充满活力,再次踏上发展快车道,其中,数字经济成为一道耀眼的风景。数字化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中国经济航船乘着数字化的东风,踏着信息化的浪潮,在风雨中笃行,于逆境中奋起,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乘势而上、破浪前行,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正加速驶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图/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扬帆破浪风正劲——敏锐把握数字化转型历史机遇,推动中国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航道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全球100多个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只有十几个成为高收入经济体。能否成为高收入经济体,决定性因素在于能否在经历高速增长阶段后,实现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时间回到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便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一场经济工作座谈会,与广东各级干部代表和部分企业家交流。在这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边认真听,一边仔细记,不时插话交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大势所趋,刻不容缓。”彼时,中国经济增速自新世纪以来首次滑落至8%以下,背后一系列隐忧开始显现: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追求速度规模,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积累,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十分突出。回京后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不能不顾客观条件、违背规律盲目追求高速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成功甩掉了积贫积弱的“穷帽子”,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新情况新问题随之而来: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产业升级阻力重重、传统动能不断削弱,等等。面对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新形势,一味追求gdp的老路显然已经走不通。那么,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经济转型指明方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新动能。新动能从何而来?习近平总书记将目光瞄准了数字化,鲜明指出,“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对发展全局的深刻洞察,离不开深入的理论思考。从2016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到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首次提出发展数字经济的倡议;从2017年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到2018年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要推动产业数字化”;从2021年在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的贺信中指出“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到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深刻阐明了数字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路径。对发展全局的准确把握,离不开持续的实践探索。“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我们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同在场的中小民营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据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负责人回忆,2012年时,面对发展困境,公司做了一个大胆决定:邀请外国数字化专家进行虚拟调试培训,全力以赴开展数字化转型。如今,该公司已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实现数字化工厂虚拟制造与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应用落地的智能制造企业,实施的一汽红旗长春工厂h焊装车间效率提升项目实现了14%的产能提升,节约了20%的人工成本,年营收增加了3亿多元。多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调研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内陆边疆,新时代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棋局精准落子。2020年4月,在浙江考察时,他指出,“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着力壮大新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2020年8月,在安徽考察时,他表示,“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要发挥数字经济优势,加快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2021年3月,在福建考察时,他强调,“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2021年4月,在广西考察时,他指出,“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发展眼光和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作出一系列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为引领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网络强国战略实施纲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规划陆续出台,形成了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极大激发和释放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巨大潜能。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5万亿元,数字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电子商务交易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一批网络信息企业跻身世界前列。2022年,中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27.2%,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新时代的中国勇立时代潮头,牢牢把握数字化历史机遇,中国号巨轮在高质量发展新航道上行稳致远。奋楫逐浪天地宽——发挥高质量发展重要引擎作用,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劲动力2023年春节,世界再次见证中国经济的活力与韧性。春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春节档电影票房达67.58亿元;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2%;全国揽投快递包裹量超7亿件;全国网上年货节食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14.5%。据世界经济论坛今年1月公布的最新名单,全球132座“灯塔工厂”,50座在中国;全球“未来之城”20强,中国独占5席……在推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进程中,数字化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方面释放出强劲动能,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把技术和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解决“卡脖子”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2016年4月,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比喻“卡脖子”的风险:“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掌握在别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别人的墙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经不起风雨,甚至会不堪一击。”“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我们更要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关键。”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各地区各部门、各行各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奋力攻坚、勇攀高峰,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九章”面世、“北斗”组网;“嫦娥”奔月,“蛟龙”潜底;“中国芯”突围,“智能造”升级······一次次跨越,书写一次次奇迹,从浩瀚星空到海底谜境,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至第11位。合肥本源量子成功交付一台量子计算机,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备量子计算机整机交付能力的国家;京东方生产出新一代柔性显示屏,厚度仅有一张白纸的三分之一;中国信科完成国内首次p比特级光传输系统实验,实现在一根光纤上近300亿人同时通话······广大企业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速近年来,我国持续强化信息领域前沿技术布局,大力推动以5g网络、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国家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和显著成效。目前,我国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固定宽带从百兆提升到千兆,全国所有地级市全面建成光网城市;移动通信实现跨越式发展,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和移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个······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助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持续深化“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可以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2021年10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释数字经济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当前,新一轮信息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数字化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日益凸显。有研究表明,数字化程度每提高10%,人均gdp将增长0.5%至0.62%。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步伐,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和应用创新激活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江淮腹地,“中国声谷”,依托科大讯飞打造的合肥智能语音产业集群,202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8亿元。西湖之滨,“中国视谷”,大华科技和海康威视领军的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2021年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720.8亿元。荆楚大地,“中国光谷”,全球首款128层三维闪存存储芯片、我国首个400g硅光模块等一批科研成果和国产化替代产品在这里实现突破。随着我国数字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批数字产业高地、数字产业集聚区和数字产业集群涌现,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图为合肥“声谷”、武汉“光谷”、杭州“视谷”所在地。面向经济主战场,我国不断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不断壮大。我国25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六成以上主导方向是数字经济;截至2022年6月,我国登记在册数字核心产业企业达509.5万户;海尔、海信、三一等一大批大中型企业,逐步完成从信息化到数字化的升级,努力打造全球智能制造的示范样板······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双向奔赴”和深度融合,有力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以绿色化数字化协同转型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坚持走绿色化发展之路,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我国信息通信领域规模以上数据中心年耗电量年均增长28%;2021年,全国数据中心耗电量达2166亿度……我国数字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极为迫切。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2022年11月,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联合印发通知,确定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辽宁省大连市、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等10个地区首批开展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双化协同)综合试点……一项项措施坚决有力,一个个成果令人欣喜。我国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在江苏建成,每年可节约电网运维成本约2亿元;5g基站单站址能耗较2019年商用初期降低20%以上;全国规划在建的大型以上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pue值)降至1.3以下;国内大型数字科技企业纷纷响应号召,制定低碳发展计划······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转型深入推进,我国数字空间奏响“双碳”发展最强音。——坚定不移支持网信企业做大做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和重视网信企业发展。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北京,京西宾馆。党的二十大后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这里举行。“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这既是明确要求,更是殷切期待。在这场关键时期召开的关键会议中,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再度明晰。“我们必须亮明态度、决不含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这是长久之策,不是权宜之计。”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会议对“两个毫不动摇”的表述更加坚决、明确,提出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传递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重要信号。企业是经济的细胞,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才能强化中国经济的肌体。2018年4月,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离不开一批有竞争力的网信企业”;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挥金融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作用,扩大数字经济产业中长期贷款投放;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召开座谈会,支持互联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银保监会发布相关意见,鼓励相关公司为专精特新等领域提供专业化风险减量服务。这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举措,增强了企业应对困难、迎接挑战的底气。截至目前,我国数字经济相关企业超1600万家,已培育出近9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在云计算产业领域,阿里、腾讯、华为3家企业进入全球前6位……我国网信企业正释放出澎湃发展活力。数字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规范化的引导。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迅速发展,互联网平台企业快速壮大,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但与此同时,市场垄断、无序扩张、野蛮生长的问题日益凸显,限制竞争、泄露个人隐私、算法滥用等现象时有出现。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数字经济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等跨部门协调机制逐步建立······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立法步伐加快,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逐步优化,为推动我国网信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服务、支撑和保障。——开辟数字合作广阔空间2022年11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各方激发数字合作活力,让数字经济发展成果造福各国人民。2016年9月,中国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首次将数字经济纳入二十国集团议程,提出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从推动数字经济连续6年成为g20国家讨论的核心议题之一,到发出数字合作倡议,“数字经济”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在一系列外事活动、国际会议和重要场合中经常讲到的高频热词。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持续深化。中国积极搭建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5g大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开放平台,与各国加强数字领域合作,积极开展双边、多边数字治理合作,参与数字领域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从推动制定《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共同发起《“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到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构建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营商环境,为全球数字治理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与16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深入推进;在非洲20多个国家实施“万村通”项目,努力弥合数字鸿沟;“丝绸电商”朋友圈不断扩大……新时代的中国向世界敞开怀抱,积极推动国家间数字经济领域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在同世界开放相融中共享发展机遇、汇聚发展力量。欲借长风乘势起——以数字化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回望新时代十年,中国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虽然经历了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中国经济却在战胜挑战中发展、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首要任务是什么?高质量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的明确答案。坚持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量”和“质”的关系,不是说量的扩张不重要,而是要在提高质的过程中实现量的增长。如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作为一章专门列出,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为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明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从2022年年底到2023年年初,全国范围内推出的一系列举措已为2023年经济发展积蓄了强大动能。当前,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已经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取得了重大决定性胜利。2023年将成为经济全面复苏和发展的重要一年。作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数字化转型成为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的重要部署内容,成为各地2023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北京提出2023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42%左右;广东提出2023年计划新推动5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江西计划2023年培育数字经济“专精特新”企业100家以上;江苏提出2023年深入实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加速行动计划。北京正积极推动北京数据特区建设,这是贯彻实施《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的一项重要举措,将加快北京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步伐。上海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底,上海数字经济增加值力争达到3万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大于60%。2022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对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提出了具体意见。这个春天,神州大地春潮涌动,一派勃勃生机。从边陲小镇到繁华都市,从低沟深海到高原珠峰,生产车间机器轰鸣,重大项目火热推进,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盘风云激荡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大棋局在中华大地上铺展开来。春来潮涌东风劲。联合国发布《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4.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大幅上调至5.2%,同时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对全球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1/4。“中国经济反弹势必将为全球经济注入一剂急需的强心针。”“今年世界经济的发展轨迹很大程度上将由中国消费者决定。”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进一步增强。数字化的东风已经吹来。据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60万亿元。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全球对数字转型的投资将以每年17.1%的复合速度增长,2023年这类投资预计将达到2.3万亿美元。风好正是扬帆时。百舸争流,唯有弄潮儿才能勇立潮头;风过隘口,唯有奔跑者才能乘势而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掌舵领航下,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下,中国经济航船一定能乘着数字化的东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驶向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明天。来源:中国网信杂志、电商发布融媒体中心,电商会整理发布。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直播供应链和物流博览会组委会/义乌外贸工厂展暨跨境电商采购交易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财政部:鼓励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发布时间:2023-03-27

    新华社15日消息,财政部2023年3月5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请的《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简称《报告》)公布。 《报告》提出支持加力稳定外贸。深入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自贸协定,加强对地方、企业用好用足协定的宣传和指导。完善关税、进口环节税收和出口退税政策,优化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方式,鼓励发展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深入开展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促进外贸稳定、产业升级,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创新。强化资金支持,逐步扩大“零关税”清单,加大压力测试,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来源:新华社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直播供应链和物流博览会组委会/义乌外贸工厂展暨跨境电商采购交易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2023年供应链发展趋势与9大关键词发布时间:2023-03-25

    2022年被称为“供应链价值元年”,疫情凸显了供应链的重要性,产业和公众的需求和认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供应链的畅通稳定和可靠性受到了各方的关注。现货交易场所、大众供应链服务企业、电商平台等都在通过智能化改造提高自身的供应链管理水平,锻造供应链整体韧性,以应对风云莫测的时代变局。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全球供应链在大变局、大流行中不断前进,但种种趋势表明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更多不确定性会延续到2023,无论是现有的还是新的地缘政治冲突、通胀压力和衰退环境、气候变化天气事件或其他尚未出现的问题。随着疫情阴霾的逐渐褪去,2023年迎来了新的曙光,也会有一些关键的供应链趋势需要管理,以把握危机中的战略机遇。 2023供应链趋势:可视化、协同化、可持续 1 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随着“二十大”的召开,“供应链安全”首次提升到宏观的国家安全体系的层次,再到国家发改委表示2023年将强化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风险监测预警,供应链安全已经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23年1月1日,《企业供应链尽职调查法案(Act on Corporate Due Diligence Obligations in Supply Chain)》(下称《供应链法》)在德国正式生效。供应链管理,特别是供应链社会责任管理或尽责管理/尽职调查,将直接影响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影响企业竞争力。从国际角度讲,中国企业要与跨国公司合作,便需回应跨国公司的供应链尽责调查,落实对方的各类要求。对于处于全球产业链关键控制点的很多国内企业来说,面临的社会责任要求在不断提升,一方面是本身作为欧美企业供应商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是对其自身供应商的尽职调查责任。从国内角度讲,供应链管理关系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疫情之后,不少企业经营困难,很多问题出在供应链受阻上。企业需通过供应链管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供应商,把握供货商信息、控制成本;同时还需加强对供应商的风险评估与管控,将社会责任要求一层一层传递,做好尽责管理,与供应商一起共同应对各类不确定风险,提升竞争力。2 透明供应链助力企业预测缓解风险在一个变得更加动荡和不可预测的世界中,供应链不断面临中断的危险。企业无法控制天气、政治结果或前所未有的疫情的后果,但可以决定供应链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例如,如果原材料来自的地区政治不稳定,企业可以从另一个地区获取原材料。如果发生变化,企业可以立即调整并减轻中断的影响。预测瓶颈并提前规划的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最大程度减少供应链中断的风险。透明度和可见性,或将组件或货物从制造商追踪到后续加工设施或最终用户的能力,是供应链管理最关键的因素。为了加强整个供应链,更多的可见性能够更好地了解供应链的整体状态以及各个环节的状态。此外,可见性保证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客户和内部各方,都可以轻松访问数据。如果供应链更加透明,就可以减少许多潜在风险,例如订单错误导致交货延迟,并更快地应对瓶颈。3 低碳将成为企业履责的重要领域“双碳”目标的提出加速中国企业低碳转型,欧美等国家对企业低碳要求逐步提升,例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等,促使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竞争的新领地。无论是在国内经营还是出口欧盟,都需要进一步加大减碳力度。很多金融机构也将ESG投资重点放到低碳领域,或将减碳与融资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减碳重要性的提升。企业除了要通过技术创新,能源转型等方法降低自身碳排放外,还需要关注供应链中的减碳问题。除了做好实实在在的减碳,碳信息披露的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随着国家以及企业对于碳中和目标的要求,未搭建完善碳管理体系的供应商将逐步在产业升级进程中被淘汰,企业从内外部有强大推动力来完善碳管理体系,将进一步加速供应链上下游的减碳进程。 2023供应链9个关键词 * 贴近消费者可以预见的是,2023年的市场环境并不会平静下来,而是会将波动性进行到底。为了能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供应链管理应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贴近消费者,向需求终端靠拢并利用与之相关的数据,降低市场波动性对业务的影响,以从中获益。* 扩展的供应网络在靠近消费者的同时,2023年企业还需要打破传统供应链“线性”的桎梏,从客户的客户到供应商的供应商,充分利用扩展供应网络中的所有可能性,在强化供应链敏捷弹性的同时降低服务总成本,并清晰洞察市场现状,保障业务稳定增长。* 敏捷性在敏捷化已成为供应链发展不可逆趋势的2023年,市场有望在高波动与不确定性依旧的情况下逐步复苏,敏捷性自然将成为企业供应链价值的主要衡量标准之一。供应链敏捷性,同时也是建设主动型供应链和自适应供应链的核心能力基础。* 供应链韧性新的一年里,供应链韧性会是企业在供应链领域最需要关注的维度之一。足够强的韧性,意味着当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外部因素变化所带来的冲击,保证自身供应网络稳定运行。在市场环境仍日风云变幻的2023,供应链韧性无疑将成为企业实现持续利益及长远经营的重要支撑力量。* 重视数据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数据,对企业做好预测和决策的助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在社会总数据量持续爆发式增长的当下,任何数据都有可能帮助企业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获得更多“确定性”坚持数据驱动理念、提高数据可用性将继续作为企业增强供应链能力的关键而存在。* 数字挛生2023年,在充分利用扩展供应网络中所有可能性的基础上,使用低延迟数据所构建的供应链数字李生模型,会被更多企业选择用以对抗市场的不确定性。在数字挛生模型中,企业可对各种不确定性问题进行无风险的尝试与讨论,并获得极具参考价值的答案,显著提高从战略到执行各层级供应链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决策一致性面对仍然充满挑战的2023,企业能否实现商业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两点:有没有获得供应链水平及垂直决策的一致性?是否拥有一个契合当前战略目标和现状,并能够持续提供支持的解决方案?借助集成型业务计划平台,将公司战略转化为一个个可操作的选项并具体化为数据,制定时刻契合战略的最优解决方案,以打造统一高效、降本增效作用显著的供应链体系。* 标准化标准化对于企业供应链体系降本增效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打造自上而下的标准化供应链体系始终是供应链管理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但即便处于同一行业,即便业务规模类似,不同企业之间标准化的“正确答案”也不尽相同。如何建立起符合自身特点、统一高效的标准化供应链体系?这将会是一道企业供应链在2023年的必考题。* 技术革新如今,想要行之有效的降低高波动和不确定性对自身的影响,企业就应当具备大规模预测、海量数据处理、管理复杂供应网络等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实现,案不开机哭学习大数握云计管AI等技术的支撑,借助一个“高技术力”的系统去完成那些传统手段所无法完成的任务是未来的大势所趋。来源:国安大数据 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直播供应链和物流博览会组委会/义乌外贸工厂展暨跨境电商采购交易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海关总署回应跨境电商新举措:支持跨境电商企业电子缴税发布时间:2023-03-24

    3月20日消息,国务院新闻办今日上午举办“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11场。海关总署署长俞建华、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等出席发布会。会上,有记者针对跨境电商提出问题,“在通关过程中,海关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提高和保持比较好的效率?”对此,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介绍,下一阶段,海关将继续坚持“创新、包容、审慎、协同”的监管理念,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工作。(图源:国新办)第一,在强监管方面,运用智能化的验核手段,通过对报关单证的真实性验核,防范跨境电商走私行为;加强与跨境电商平台企业的协作,把风险防范关口前移,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和海关监管风险;广泛开展商品条码应用,加强对商品溯源管理;持续关注境外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发布预警信息。第二,在优服务方面,支持跨境电商企业电子缴税,便利企业线上办理;推广出口拼箱货物“先查验后装用”,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业成本;强化数据分析服务,为新业态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预期引导;优化海外仓申报流程,服务企业进一步扩大出口;持续完善进出口退货措施。据了解,过去五年,跨境电商进入快速发展期,从2018年进出口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2年的2.11万亿元人民币。目前,在全国已经设立了165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并已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覆盖31个省市区。(图源:国新办)数据显示,跨境电商的进口清单数量是同期货物报关单数量的56倍,每单平均价值不足货物报关单的万分之三。在监管过程中,海关查获了枪爆物品、毒品、管制类精神药物、侵犯知识产权物品、“异宠”等违禁品。这些新情况都对海关监管工作提出了挑战。针对跨境电商发展趋势和特点,海关出台了不同于传统贸易的通关管理制度,通过分类管理,打造了适合跨境电商特点的海关监管模式。同时,海关全面推广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备案无纸化,实现“一地备案,全国通用”,截至2月底,在海关备案的跨境电商海外仓企业已经达到1713家。来源:电商报、杭州电商,电商会整理发布。 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直播供应链和物流博览会组委会/义乌外贸工厂展暨跨境电商采购交易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 抖音“顶流”都在用的视频工具发布时间:2023-03-23

    从2016年抖音诞生算起,短短六年,短视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环,无处不见,无处不在。 这似乎在宣告,互联网的视频时代确确实实已经到了。而这种变化的产生,也极大的影响了商业变现形式,和内容创作形式。首先是商业形式,用户的时间在哪,自然就意味着商业和机会在哪。视频黄金时代的到来,让广告主更青睐视频内容创作的 KOL。2021 年广告主投放 KOL 800 多亿,同比增幅超 19% 。越来越多的广告主把广告预算给到了线上的长短视频内容。商业机会也带来越来越多想靠视频内容赚钱的创作者,巨量星图达人数据显示,截止 2022 年 6 月,达人内容兴趣总体标签同比增长 26.3%,创作者全面覆盖垂直细分领域。同时各领域头部创作者播放量、互动量、粉丝量表现优异且快速增长。细分赛道的专业内容创作是必然发展趋势。如此规模的创作者,让视频内容创作赛道不断竞争的同时,也加剧了视频创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2022 视频创作行业白皮书》中就谈到了现在的视频创作行业有三大趋势: 1、视频成为最主要的消费和社交内容,生态高速扩容。 2、视频创作者迅速扩容升级、职业类别向专业化细分化发展。 3、创作内卷和消费升级,让视频内容向多元化、优质化方向发展。其中,团队化是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如果说以前的创作者,大多是因为兴趣开始创作,往往是单打独斗,闯出一片天地。那么现在的视频内容创作环境,已经演变成为了团队创作为主,集智集力,共创共享成为了当下内容创作的主旋律。根据白皮书中数据显示,目前,视频创作团队 5-20 人的规模占比 81.9%,超过 27.6% 的自媒体正通过团队(工作室或 MCN)进行视频创作。也就是说长短视频的发展催动了大量从业者,大量从业者催动了视频团队和专业 MCN 的诞生。但是大量从业者,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在内容的沟通环节、协作环节,经常会因为彼此之间的衔接不畅,造成视频内容制作周期变长。这对“时间就是金钱”的短视频创作行业来说,是一个大麻烦。此外还有视频内容的涉版权问题、内容创意枯竭等难题。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更难应对这些难题。在白皮书中的采访数据显示,72.2% 和 59% 的受访中小型企业就表示,视频创作中最重要的是视频拍摄和后期剪辑,中小企业似乎更依赖创作工具提升制作效率。57.1% 的受访中小企业强调,团队素材共享同样影响着视频创作效率,需要外部创作工具提供模版、素材库等资源进行创意灵感的赋能。这些团队问题催动了线上视频协同办公的需求——很多人在创作或者剪辑视频,希望就像“共同编辑线上文档”一样简单。剪映也正是在种种需求的推动下,不断升级迭代。来源:所转载图文来源于网络注:如有侵权,请联系义乌直播供应链和物流博览会组委会/义乌外贸工厂展暨跨境电商采购交易会组委会删除此文章
    查看详细
客服电话:
0579-85891888
传真:
0579-85297855
邮箱:
web@ecfair.cn
版权所有:
义乌直播供应链与物流产业博览会
备案号:
浙ICP备20002855号
技术支持:
创源网络
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33078202001668号
公司:
义乌市翔达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
义乌市工人北路689号外贸商务大厦6楼
在线咨询 展会咨询QQ
604026680
参观咨询QQ
2422768246
官方微信
采购商微信预登记